可持续发展
DAB对人类和地球影响的有用信息供您了解。

为什么可持续发展是成功经营一家企业的关键因素?
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公司愿景和目标的一部分,可以激发员工对三重底线和更大利益的热情与承诺。
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战略支柱,可提高决策指标的使用率,提升数据满意度,并增加投资。此外,它还能促进业务增长,提高盈利能力,优化流程效率,以及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质量。
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企业需要定期、可靠和可访问的数据支持。由于大部分排放都发生在公司的供应链过程中,因此跨业务网(职能)间的可共享性对于作出有意义的决策至关重要。
更广泛的商业利益:利益相关者的信任、品牌价值、企业文化的发展、员工敬业度的提高、供应链的优化、能源效率和减少浪费、竞争优势(与长期业务结果呈正相关)。
可持续性发展的三个维度:环境、社会、(公司)治理(ESG)
ESG代表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它是一套用于评估公司财务业绩之外的一系列实践和指标。
换句话说,ESG实践和指标提供了一种衡量公司健康和稳定性的方法,它不仅仅是从资产负债表的数据中推断而来。
ESG中的“E”(Environment)是指公司所承担的环境责任,包括能源使用以及作为地球管家应如何管理其环境影响
ESG中的“S”(Social)是指公司所承担的社会责任,涵盖了从公司如何促进人才和文化发展,到多样化数据统计和社区影响等广泛主题
ESG中的“G”(Governance)是指如何指导和管理公司,以及领导者应如何承担责任
通过以下示例展望ESG的实践应用:
环境主题:
-最大程度减少碳排放,应对气候变化
-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业过程中水的利用率,降低废弃物
-在整个价值链中使用可再生能源
社会话题:
-回馈公司所属社区
-创造公平和安全的工作环境
-对待客户,敬重有加
公司治理:
-在整个组织内提供薪酬透明和薪酬公平
-组建多元化的董事会
-无论员工和领导均应对不道德行为承担责任
在DAB,“关爱未来(Caring For The Future)”是什么意思?
- 应对最紧迫的可持续发展挑战,并承诺为迎接挑战尽自己的一份力量,发挥重要作用;
- 确定我们可以产生深远影响的领域,并制定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直接相关的宏伟目标;
- 通过节约能源和水资源来降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同时绿化我们的供应链;
- 以客户为中心,为产品和数字解决方案提供全新的用户体验,同时努力改进生命周期思维和生态设计方法;
- 以人为本,营造安全、包容和富有弹性的工作环境,同时保障员工的工作条件、人权和福祉;
- 加强道德和诚信是我们商业行为的基准,在每个市场中始终保持透明、公平、合法地运营,对腐败持零容忍态度。
开启可持续发展之旅程:DAB为何应采取降低碳排放的行动
为实现保护全球气候目标,即按照2015年《巴黎气候协定》所述,为将气温上升幅度限制在较工业化前高 2°C以内的水平,有必要进行降低碳排放的活动,使企业自身业务与所谓的“净零”轨迹保持一致。(“净零”是指将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尽可能减至零,不能减少的温室气体则通过海洋、森林吸收,或采取其他方式捕集、封存。)换句话说,目标很简单:根据行业基准制定以科学数据为基础的战略,不仅戴博要减少或消除公司业务中的碳排放,包括与戴博合作的供应商也应遵循。
分阶段降低碳排放:
1.综合评估,了解导致碳排放发生的活动或行为有哪些;
2.制定科学目标以减少识别的排放量;
3.实施可衡量的计划,从而实现既定目标;
4.让利益相关者(包括内部和外部)参与进来,以降低风险并保持竞争优势。
行动的理由:
- 生存需求/生态系统的期望 - 客户期望合作伙伴一同参与减缓气候变化的问题处理;
- 吸引和保留人才 - 对于当今的人才和员工来说,证明自己能给世界带来改变至关重要,他们希望知道自己是如何提升自我价值的,以及自己和公司的核心目的是什么;
- 监管义务 - 新的欧洲和/或国家法规正在推动公司向可持续运营方向发展,同时强制要求公开信息。与此同时,实施降低碳排放战略的公司可降低诸多风险,包括:
- 由于缺乏对可持续发展的承诺,导致员工敬业度降低
- 消费者的负面评价导致公司销售额下降
- 资源管理效率低下导致公司内部成本增加
- 因未遵守政策或法规要求而产生罚款和行政费用
- 风险和成本的增加导致公司竞争力减弱
全球消费者的生存之道:如何识别漂绿(Greenwashing)和提高“环保意识”
漂绿的定义:
这个词试图让人们相信,某些企业在保护环境方面所做的努力比实际情况要多。其实不然,换句话说,“漂绿”实际是在误导消费者。
如何识别漂绿 - 所谓的“漂绿之罪” (TerraChoice,2010年)
1.隐藏交易:仅基于少数不合理的属性就将一个产品归为“绿色产品”,而不关注其他造成环境问题的重要属性;
2.举证不足:企业常无任何证据证明其产品的“绿色”性能或环保声明,或缺少权威的第三方认证支持;
3.模糊陈述:概念界定不明确或者过于宽泛,导致社会公众和消费者误解其真正含义,甚至忽略其本质属性;
4.虚假标签:企业自行伪造与绿色认证标志类似的标签,自行制作虚假绿色标签,或冒充经第三方批准的环保认证标志;
5.无关陈述:企业做出的绿色承诺或环保声明可能是真实的,但无助于消费者对真正绿色产品的追求;
6.避重就轻:企业生产的某一类产品本身可能会对环境资源造成严重影响,但其所声称的部分绿色或环保性能会分散消费者对前述严重影响的关注;
7.虚假陈述:企业谎称产品或者服务符合绿色或环保性能,或者以声称获得绿色商标授权或环保标志认证来欺骗消费者。